望梅止渴。
「望梅止渴」這個成語典故是來自曹操的,話說有一次曹操連同大軍出征,正直炎夏,途中又找不到水源,士兵們都非常口渴。曹操見軍中士氣開始低落,想到一個方法令大軍前進,於是他就傳令說:「前面有一片大梅林,梅子很多,又甜又酸,可以解渴。」士兵們聽了,口中都湧出了唾液,藉着這虛擬的梅林所帶來的希望,大軍終於抵着口渴,一直向前進發,直至真的找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為止。
對於一群因唇乾舌燥、口渴難當而意氣沮喪的士兵來說,一片梅林必然充滿無比的誘惑力,從而成為激發他們前進的巨大動力。曹操用假想來安慰士卒,用梅林誘軍,表現出他的狡詐和機智。後人將「望梅止渴」這一成語來形容假想來進行安慰的意思。
《世說新語》將此故事錄入「假譎」類,原意是想說明曹操言行的狡詐,但我們今天再來分析,就應從多個角度來設想,望梅止渴具有積極的心理鼓舞作用,如果曹操不是急中生智編出這個謊言,整支隊伍也許就會陷入缺水的心理恐慌而崩潰,結局就會不堪設想。可見,在某些特定的時刻,美麗的謊言不但是必須的,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