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漢書法名家鍾繇。

要數東漢末年的名人,大多離不開幾位三國霸主或名將,除此之外,其實還有學富五車的名士,而名士當中也有分高低,鍾繇(讀音:猷)就是其中一位當時已經很有名氣的名士,他除了飽讀聖賢之外,在戰場上也是位叱吒風雲人物,一直幫曹操鎮守關中戰事,令曹操安枕無憂,官位由司隸校尉(中央地區警備司令)到大理(掌管刑獄),再升遷為相國,可以說是位極人臣。鍾繇擔任魏國大理其間,明察當法,俱以治獄見稱,《魏書》記載,鍾繇諡號為成的緣由是因其「辨理刑獄,決嫌明疑,民無怨者,猶於、張之在漢也。」

曹丕繼位魏王位之後,鍾繇官拜太尉,與司徒華歆、司空王朗並列三公,曹丕稱三人是「一代之偉人」。曹叡即位後,鍾繇進「定陵侯」,增五百戶封邑,共計一千八百戶,升為太傅。不但如此,他的更是當時最有名氣的書法家。那個年代沒有偶像歌手,更沒有追星族,不過如果你像鍾繇一樣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,那就會像明星一樣被追捧,而你的墨寶更會成為價值連城的寶物,《火鳳燎原》四百七十八回故事中,司馬敏就是以鍾繇的墨寶送給冀州富商廖亮,令他喜出望外。

鍾繇在書法上的成就,可以說比其戰績更要厲害,現在大家也在用的楷書,就是他最初衍化出來的,其書體稱為「鍾體」,東晉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就是師承於鍾繇,而衛夫人的高徒就是「書聖」王羲之。由於鍾繇與王羲之在書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,對後世影響深遠,因此人稱「鍾王」。

在《火鳳燎原》故事中,水鏡府有三位助校,分別為鍾繇、張昭和闞澤,無獨有偶,張昭和鍾繇也是愛書法之人,鍾繇擅長楷書,張昭擅長隸書,闞澤則精通曆法。至於水鏡老師司馬徽,在《火鳳》故事中獨愛收藏張飛的畫作。水鏡府內,司馬徽、鍾繇、張昭三人皆愛書畫,相信會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。而出身農家闞澤,應該是四人當中最被排斥的一位窮老頭吧!可以想像,如果當時有一電視節目,找四個書生去遊行的話,闞澤應該就是最不起眼的JoeJunior,至於其餘三人是誰……自己代入吧!

其實,東漢書法名家又豈止鍾繇一人,順道再介紹另一位,他在《火鳳燎原》第七十六回內曾經登場,不過立即就被王允、呂布處死,他就是蔡邕,即蔡琰之父。蔡邕是東漢名士,博學多才,好辭章、數術、天文,精通音律,尤擅書法,擅長篆、隸絕世,尤得八分之精微,體法百變,窮靈盡妙,號稱獨步古今。又創造飛白書,精妙絕倫,名重於世,為人撰寫了大量的墓志銘,所以東漢末年的許多碑刻都被後人附會為蔡琶所書,其著名者如《華山碑》、《郭有道碑》、《劉熊碑》等等。

熹平四年,蔡邕官拜議郎,他和中郎將堂溪典、光祿大夫楊賜、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,鑑於當時儒家經籍因輾轉傳抄,多生謬弊,乃奏求靈帝,要正定六經文字,蔡邕上奏後,開始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。光和六年共刻了四十六塊石碑,前後歷時九年才刻成,由於石經刻於東漢熹平四年,因此稱為「熹平石經」。熹平石經各高一丈許,寬四尺,兩面刻字,共二十餘萬字,書法為漢隸成熟時期廟堂巨製的代表作,梁武帝《書評》云:「蔡邕書,骨氣洞達,爽爽如有神力。」

蔡邕又曾於《曹娥碑》背面題八字隱語「黃絹幼婦,外孫虀臼。」其後曹操被楊修捷足先登,將隱語解開。「黃絹幼婦,外孫虀臼。」其實是『絕妙好辭』四個字。東漢名士,果真每一位都文采非凡。

輔仁媒體:

http://www.vjmedia.com.hk/articles/2018/01/31/176108/

俊駐點Blog:

http://chunstation1221.blogspot.hk/2018/01/blog-post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