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前的二次創作
看《火鳳燎原》除了要讚嘆奇謀和伏筆之外, 還不能算漏感人的情節,《火鳳》 最感人的情節莫過於看到角色的離去,陳某往往可以把人物的「死」 寫得份外淒美,不論是主要角色還是亮相極少的配角。 如死於戰場上的典韋、高順;死於病榻上的郭嘉、孫策, 還有死於刑場上的陳宮、呂布,就算是名不經傳的王剛、牛輔、 董越、凌操、無名軍師,每一個角色的死, 陳某都會花盡心思去舖排,所謂「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」, 若不能把角色的死寫得重如泰山,那麼就是一種浪費。
眾所周知,陳某設定殘兵組織的原意, 就是覺得殘障者在戰場上也可大用,而陳某最厲害的地方, 除了能夠大用角色的「死」,還會大用角色的「殘」。這裡所指的「 殘」不是指殘兵,而是當角色將要犧牲時,先殘其軀, 這樣的安排雖然對角色殘忍,不過在編寫劇情的角度上, 如果控制得當,的確是可以帶給故事兩次的高潮, 亦即死前的二次創作。
先舉個例子,華雄在史書上是被孫堅殺死, 在演義中就是死於關羽手上,不過死在哪一個人的手上其實不重要, 最要就是死得其所。《火鳳》故事中的華雄就是先被關羽斬去一臂, 再被張遼取去首級。他在第四十七回中段被斬斷手臂, 然後故事結尾再被張遼出奇不意地施以後襲,這一「先殘其軀」 就是故事完結的第一個高潮。而在陳某的安排下, 第四十八回卻還有一整段華雄的回憶和他與張遼的對話, 讓讀者跟隨著華雄的回憶,去慢慢洞悉呂布的陰謀,直至陰謀揭露, 張遼再取其首級,令故事完結前推向第二次高潮, 即華雄真真正正的死亡。
另一例子是典韋之死,典韋是被燎原火在一百八十九回先斷一臂, 這是故事完結時的第一個高潮。其後的一回, 燎原火在典韋準備殺張繡之際再補一刀,將其一分為二。 這時典韋已經失去理智,不過他僅存的意識「活著就是忠誠」 卻仍然叫他要保護主公,踢死張繡,最終典韋被張繡取下首級, 壯烈犧牲,這次典韋的死,成就了故事的第二個高潮。
這樣先殘後死的故事安排,不止發生在華雄和典韋的身上, 還有高順臨死前的「殘存陷陣」;呂布被斬前的「廢去一目」; 孫策病死前的「痛苦百日」,每一個情節都顯得十分悲壯。 改編歷史故事有既定的包袱,角色什麼時候死不能改變, 不過陳某卻能巧妙地在角色死之前加插「殘」的原素上去, 令角色死得有價值。這就是標題所指「死前的二次創作」, 能明白這一點,相信對編排故事有一定的幫助。